黄景仁
黄景仁(1749~1783),汉族,字汉镛,一字仲则,号鹿菲子,常州府武进县(今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县)人,宋朝大诗人黄庭坚后裔,清代诗人,文学家。四岁而孤,家境清贫,少年时即有诗名,乾隆三十三年(1768)为求生计开始四方奔波,一生穷困潦倒。乾隆四十三(1778)被任命为县丞,乾隆四十八年(1783年)病逝。诗负盛名,为“毗陵七子”之一,诗学李白,所作多抒发穷愁不遇、寂寞凄怆之情怀,也有愤世嫉俗的篇章,七言诗极有特色,亦能词。其著作有《两当轩集》22卷,其中诗16卷、词3卷、诗词补遗及遗文3卷。
参考资料
人物生平
少年孤苦乾隆十四年(1749年)正月四日,黄景仁出生于高淳学署。朝隆十八年(1753年),丧父,家中...
介绍
黄景仁为北宋诗人黄庭坚的后裔。祖黄大乐,为高淳校官。父黄之掞,为县学生。黄景仁4岁丧父,十二岁祖...
文学成就
诗歌风格黄仲则一生充满悲哀和困顿,他个性倔强,常常发出不平的感慨。所作诗歌,多抒发穷愁不遇、寂寞凄怆...
轶事典故
敬重先祖因为黄景仁是宋朝诗人黄庭坚的后裔,所以每次他到翁方纲家中时,都要向他家中的黄庭坚画像敬拜,经...